5月15日是第32个“全国助残日”,5月10日,天津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公益活动在滨海新区举行。记者在现场了解到,天津市大力发展助残基地建设,先后安置近千余名残疾人就业,辅助性就业成为助力残疾人就业的新亮点。
76岁的河东区居民张惠兰说,他儿子张焱今年46岁,自幼患脑瘫没有上学,16岁前完全不能自理,至今不能说话。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学习绘画和写作,取得成绩。日前,张焱被天津市爱众公益志愿服务中心安置就业,让张惠兰对儿子今后的生活感到放心。
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、一级巡视员李建存表示,天津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方式,主要是在全市各个行政区建立残疾人阳光工场助残基地,残疾人在助残基地从事手工制作等劳动,并接受各种技能培训。
爱众公益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周围介绍:“作为天津市首家开展辅助性就业的公益组织,天津市爱众公益志愿服务中心运营3年来,已在全市9个行政区设立了助残基地,目前已直接完成就业安置400余人次。
编辑:李明